一、基本工藝
1.原料控制
具備冶煉能力,調坯軋材的鋼坯化學(xué)成分和主要工藝裝備應符合本技術(shù)條件。
2.主要工藝設備
2.1軋鋼工藝流程
2.1.1熱軋無(wú)縫鋼管工藝流程
坯料準備→加熱→穿孔→延伸→定徑.減徑→冷卻→矯直→切頭→檢查→包裝→入庫
2.1.2冷拔無(wú)縫鋼管工藝流程
坯料準備→加熱→穿孔→熱錘頭→冷卻→檢查→酸洗(毛管)→磷化→潤滑→拔制→退火→矯直→切頭→檢查→包裝→入庫
2.2制造方法
2.2.1鋼的冶煉方法
鋼由氧氣轉爐或電爐冶煉。
2.2.2管坯的制造方法
管坯采用連鑄或熱軋(鍛)方法制造,鋼錠也可直接用做管坯。
2.2.3鋼管的制造方法
鋼管采用熱軋(擠壓、擴)或冷拔(軋)無(wú)縫方法制造。
3.實(shí)驗室
3.1具有獨立的理化試驗室。
3.2理化試驗室的測試手段齊全,具備按GB/T 8163技術(shù)標準要求的全部檢驗項目的檢驗能力。
3.3理化試驗室的全部檢測設備符合計量法。
二、實(shí)物質(zhì)量數據
1.牌號和化學(xué)成分
1.1鋼管的牌號和化學(xué)成分(熔煉分析)(除P、S含量)符合GB/T 699和GB/T 1591的規定,P、S含量符合下表規定: 表1
牌號 |
P≤ |
S≤ |
10、20
Q345A、Q345B、Q390A、Q390B、Q420A、Q420B
Q345C、Q390C、Q420C、Q460C
Q345D、Q390D、Q420D、Q460D
Q345E、Q390E、Q420E、Q460E |
0.030
0.030
0.025
0.025
0.020 |
0.030
0.030
0.025
0.020
0.015 |
1.2鋼管的化學(xué)成分允許偏差符合GB/T 222的規定。
2.力學(xué)性能:鋼管的力學(xué)性能符合表2的規定。
表2
牌號 |
質(zhì)量
等級 |
拉伸性能 |
沖擊試驗 |
抗拉強度Mpa |
下屈服強度,Mpa |
斷后伸長(cháng)率
A% |
溫度/℃ |
吸收能量KV/J |
壁厚,mm |
不小于 |
≤16 |
>16-30 |
>30 |
不小于 |
10 |
— |
335-475 |
205 |
195 |
185 |
24 |
— |
— |
20 |
— |
410-530 |
245 |
235 |
225 |
20 |
— |
— |
Q345 |
A |
470-630 |
345 |
325 |
295 |
20 |
— |
— |
B |
20 |
+20 |
34 |
Q345 |
C |
470-630 |
345 |
325 |
295 |
21 |
0 |
34 |
D |
-20 |
E |
-40 |
27 |
Q390 |
A |
490-650 |
390 |
370 |
350 |
18 |
— |
— |
B |
+20 |
34 |
C |
19 |
0 |
D |
-20 |
E |
-40 |
27 |
Q420 |
A |
520-680 |
420 |
400 |
380 |
18 |
— |
— |
B |
+20 |
34 |
C |
19 |
0 |
D |
-20 |
E |
-40 |
27 |
Q460 |
C |
550-720 |
460 |
440 |
420 |
17 |
0 |
34 |
D |
-20 |
E |
-40 |
27 |
3.尺寸、外形及允許偏差
3.1鋼管的外徑及壁厚允許偏差符合表3、表4、表5的規定。
表3:鋼管外徑允許偏差(單位:mm):
鋼管種類(lèi) |
允許偏差 |
熱軋(擠壓、擴)鋼管 |
±0.9%D或±050,取其中較大者 |
冷拔(軋)鋼管 |
±0.9%D或±030,取其中較大者 |
表4:熱軋(擠壓、擴)鋼管壁厚允許偏差(單位:mm):
鋼管種類(lèi) |
鋼管公稱(chēng)外徑 |
S/D |
允許偏差 |
熱軋(擠壓)鋼管 |
≤102 |
— |
+12.5%S 或±0.40,取其中較大者
-10%S |
>102 |
≤0.05 |
+12.5%S 或±0.40,取其中較大者 |
>0.05-0.10 |
+12.5%S 或±0.40,取其中較大者
-10%S |
>0.10 |
±10%S |
熱擴鋼管 |
—— |
±12.5%S |
表5:冷拔(軋)鋼管管壁厚允許偏差(單位:mm):
鋼管種類(lèi) |
鋼管公稱(chēng)壁厚 |
允許偏差 |
冷拔(軋)鋼管 |
≤3 |
±12.5%S或±0.15,取其中較大者 |
>3 |
﹢12.5%S
-10%S |
4.工藝試驗
4.1壓扁試驗
對于外徑大于22mm—400mm,并且壁厚與外徑比值不大于10%的10、20、Q295和Q345牌號的鋼管進(jìn)行壓扁試驗。壓扁試驗平板間距(H)按公式(1)計算:
P=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
式中:
H——平板間距,單位為毫米(mm);
S——鋼管公稱(chēng)壁厚,單位為毫米(mm)
D——鋼管公稱(chēng)外徑,單位為毫米
A——單位長(cháng)度變形系數,10鋼取0.09;20鋼取0.07;Q295、Q345取0.06。
壓扁試驗后,試樣不出現裂縫或裂口。
4.2擴口試驗
對于壁厚不大于8mm的10、20和Q345牌號的鋼管,可做擴口試驗。擴口試驗頂心錐度為30°、45°、60°中的一種。擴口后試樣的外徑擴口率符合表6的規定,擴口后試樣不出現裂縫或裂口。
表6
牌號 |
鋼管外徑擴口率,% |
內徑/外徑 |
≤0.6 |
>0.6-0.8 |
>0.8 |
10、20 |
10 |
12 |
17 |
Q345 |
8 |
10 |
15 |
4.3 彎曲試驗
外徑不大于22mm的鋼管可做彎曲試驗,彎曲角度為90°,彎芯半徑為鋼管外徑的6倍,彎曲后彎曲處不出現裂縫或裂口。
4.4 液壓試驗
鋼管逐根進(jìn)行液壓試驗,試驗壓力按公式(2)計算,最大試驗壓力不超過(guò)19.0Mpa。在試驗壓力下,穩壓時(shí)間不少于5s,鋼管不出現滲漏現象。
P=2SR/D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)
式中:
P——試驗壓力,單位為兆帕(Mpa);
S——鋼管的公稱(chēng)壁厚,單位為毫米(mm);
D——鋼管的公稱(chēng)外徑,單位為毫米(mm);
R——允許應力,取規定下屈服強度的60%,單位為兆帕(Mpa)。
可用渦流探傷、漏磁探傷或超聲波探傷代替液壓試驗。用渦流探傷時(shí),采用GB/T 7735中的驗收等級A;用漏磁探傷時(shí),采用GB/T 12606中的驗收等級L4;用超聲波探傷時(shí),人工缺陷尺寸采用GB/T 5777中L4(C12)。
4.5 表面質(zhì)量符合GB/T 8163要求。
5. 型式試驗取樣規定
5.1 每個(gè)產(chǎn)品取樣2種不同牌號規格,每個(gè)規格取10支鋼管。
5.2 規格范圍較寬時(shí),適當增加取樣數量,保證能夠覆蓋規格范圍。
|